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南方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寒门神童: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必读文

寒门神童: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必读文

盛宴3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很多朋友很喜欢《寒门神童: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》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,它其实是“盛宴3”所创作的,内容真实不注水,情感真挚不虚伪,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,《寒门神童: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》内容概括:【神童开局,爽文逆袭,专治各种不服!】五岁半农家子徐飞,胎穿古代却成家族“小透明”。偏心奶奶逼他干活喂鸡,鸡蛋全供三十岁童生大伯和“神童”堂哥!徐飞怒了:装神童?我也会!当众背诗碾压堂哥,智斗刻薄塾师赢来免费入学。奈何极品亲戚作妖:干完农活才准读书?十里山路全靠腿!亲娘偷鸡蛋补营养,堂姐们抢着帮干活。且看现代卷王如何在私塾狂打脸、科举路上卷翻全家,撬动整个王朝!...

主角:曦光阿飞   更新:2025-07-06 21:39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曦光阿飞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寒门神童: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必读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盛宴3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很多朋友很喜欢《寒门神童: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》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,它其实是“盛宴3”所创作的,内容真实不注水,情感真挚不虚伪,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,《寒门神童: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》内容概括:【神童开局,爽文逆袭,专治各种不服!】五岁半农家子徐飞,胎穿古代却成家族“小透明”。偏心奶奶逼他干活喂鸡,鸡蛋全供三十岁童生大伯和“神童”堂哥!徐飞怒了:装神童?我也会!当众背诗碾压堂哥,智斗刻薄塾师赢来免费入学。奈何极品亲戚作妖:干完农活才准读书?十里山路全靠腿!亲娘偷鸡蛋补营养,堂姐们抢着帮干活。且看现代卷王如何在私塾狂打脸、科举路上卷翻全家,撬动整个王朝!...

《寒门神童: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必读文》精彩片段

晚上吃饭的时候,徐氏一反常态,端出了一碗煮鸡蛋,一共三个。
“都坐下,吃饭了!”
徐氏脸上堆满了笑容,招呼大家。
“文彦,这个鸡蛋给你,大着呢!”
徐氏笑盈盈地夹起一个最大的鸡蛋,放进了徐文彦的碗里,“多吃点,补补身子,好念书!”
徐文彦得了鸡蛋,高兴地剥起来。
徐有德也分到一个中等的。
徐老头没说话,只是看了徐氏一眼,徐氏知道这是徐老头前两天叮嘱过她,让对徐飞好点。
“飞儿啊,”徐氏这才看向徐飞,脸上的笑容更加“慈爱”了,“今天是你的生日,这是奶奶特地给你煮的鸡蛋,多吃点!”
她说着,把碗里剩的那个最小的鸡蛋夹给了徐飞。
徐飞看着碗里的小鸡蛋,立马就分了一半给王翠莲。
“娘!你也吃!”
王翠莲不想要,可徐飞坚持如此。
她也只得无奈吃下,心里感动得要命。
老天爷对她可真好,给了这么一个好儿子!
徐文彦得了最大那个,本来应该美滋滋地吃着,可他剥着剥着,动作就慢了下来,小脸也慢慢垮了下来。
“哼!”
徐有德眉头一皱,夹了一筷子菜给他,“好好吃饭,哼什么?”
徐文彦瘪了瘪嘴,没接菜,也没吭声,只是筷子在碗里戳来戳去,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,显示着他的不高兴。
徐氏抬了抬头,瞥了徐文彦一眼,“怎么了文彦?鸡蛋不好吃啊?不好吃跟你奶奶说,奶奶明天给你煮两个!”
徐文彦一听他娘亲问,就像得了尚方宝剑,把筷子一扔,“娘!鸡蛋有什么好吃的!”
这话一出,不仅徐氏愣住了,连正在吃饭的徐老头和徐老二都停下了动作,徐老三和赵氏更是诧异地抬起了头。
鸡蛋可不是天天有的稀罕物,尤其是过年过节才舍得吃,徐文彦竟然嫌鸡蛋不好吃?这简直是胡闹!
“说什么傻话呢!”
徐有德立刻装模作样地训斥起来,“快把筷子捡起来!你奶给你煮鸡蛋是疼你!”
可徐文彦这会儿是真忍不住了,他看不得徐飞分到了鸡蛋还能面不改色地吃,更看不得他竟然把鸡蛋分给了王翠莲,显得他自己好像多不懂事一样。
再加上心里揣着之前看到或者听到的事儿,一股子酸意和不平衡彻底涌了上来。
他猛地一指徐飞,“可是!徐飞他们今天吃了肉包子!两个呢!闻着味儿可香了!”
“砰——”徐氏手里的筷子掉在了桌上。"


徐飞则继续他的“感恩大戏”,每一次拿到一样东西,都要表现出无比珍视的样子,嘴里不住地感谢。
买完所有东西,伙计开始算账。
只见他拨着算盘,噼里啪啦一阵响,最后报出了一个数字:“徐老爷,您一共买了湖笔三支,徽墨两锭,宣纸五刀,瓷砚两个……一共是八百三十文。”
八百三十文!
徐飞心里盘算了一下。
这个时代的物价,一个普通农家一年到头省吃俭用,也许也就能攒下二两银子,也就是两千文左右。
八百三十文,差不多是一个家庭小半年的吃用开销了!
难怪都说“寒门难出读书人”,光是这笔墨纸砚的入门成本,就足以让大多数贫苦人家望而却步了。
这徐有德,为了面子,为了展示对自己的“栽培”,还真是下了血本。
当然,徐文彦那边花的钱肯定也是一样的,甚至可能更好一点。
徐有德听着这个数字,脸上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,但很快恢复了笑容,他爽快地掏出钱袋,点出八百多文铜钱给了伙计,还豪迈地说:
“好!一点钱财算什么,只要孩子们能读出个样子来,将来光耀门楣,这点钱就值了!”
伙计笑着接过钱,又送了两块小小的印泥,算是添头。
徐飞装作一脸感动和感激,躬身行礼:“多谢大伯栽培!侄儿一定发愤图强,不辜负大伯的厚望!”
“好!好!”徐有德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徐文彦站在一旁,看着自己的父亲如此“慷慨”,又看着徐飞那副“感恩戴德”的样子,心里憋着一股气,却又不敢发作。
他也分到了同样一份甚至可能更好的行头,按理说该高兴,可这份待遇是跟徐飞一起得来的,让他心里怎么都觉得不舒服。
拎着沉甸甸的书包(伙计帮忙提着大部分,给了他们两个小书包),三人离开了书肆。
徐有德又带着他们来到镇上的私塾。
此时,已经有不少学生到了。
在门口,徐有德嘱咐了几句之后,便离开私塾。
徐飞、徐文彦来到学堂,各自坐下。
新的笔墨纸砚放在桌子上,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气味。
钱大塾师也来到讲台,拿起戒尺敲了敲桌子:“今儿我们继续说字。读书写字,乃是立身之本。”
他走到一块涂了墨的木板前,拿起一支粗笔,开始写字。
他写的是一个“仁”字。笔画苍劲有力。
虽然不是什么名家大作,但也写得方方正正,笔势流畅。
徐飞看着那熟悉的繁体字,心头猛地一松。
果然!这个王朝的文字,就是他前世熟悉的繁体中文。"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