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这一切,似乎都是亡国的征兆。
“宋叔翁,您觉得朝廷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?”秦阳询问道。
“要说朝廷现在最大的困难,应该就是淮西叛乱了。”
宋平道。
“淮西叛乱?”
秦阳顿时来了兴趣。
“没错,淮西有一伙占山为王的匪寇,朝廷屡次派兵征讨都没能剿灭他们,反倒是让他们发展壮大了。这伙匪寇打着‘替天行道,劫富济贫’的幌子,时常打劫州府,杀贪官,灭恶霸,声势越来越大。”
在淮西替天行道?
我靠,难不成是宋江和王庆的结合了!
“宋叔翁,一伙强贼而已,竟敢打劫州府?”赵大力觉得不可思议。
因为他印象中的匪寇,了不起就是三五十人拦在路边劫掠过往的路人。寻常军队都打不得州府,匪寇何德何能。
宋平道,“大力贤婿休要小看了这伙强人,他们虽是匪寇,战斗力比正规军还要强。如今他们发展到了数千人之众,训练有素,听说还有几个武艺了得的头领,和一个智慧过人的军师。已经有两座县城和一座州府,被他们给劫掠过了。”
虽说大武军改之后,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了。
可毕竟底蕴在那里,每座城池都有军队驻守,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攻打的。
淮西叛军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,创下此等业绩,足见其战斗力强悍。
以往的叛乱,朝廷都能迅速镇压。可这次僵持了这么久都没打下来,也许,淮西叛军将会成为天下大乱的导火索。
PS:新书新书,求大佬们五星好评照顾~
“阳哥,你买了这么多东西,怎么还在路边摘树叶,挖草根啊。”赵大山全程疑惑。
请宋平吃完饭,秦阳让赵大力和赵大山去郑屠那里拿了猪下水和猪肉,自己则在县城内逛了一会儿,买了许多东西。
回去的路上,他偶尔也会停下来,采摘一些两兄弟从未见过的东西。
“是啊秦阳,莫非你摘得这些东西有用处?”
赵大力确实要比弟弟思虑周全一些,虽然他并不认识秦阳采摘的东西,却能看出秦阳并非胡乱采摘。
“这些都是能够赚钱的好东西。”秦阳笑着说道。
“路边的野草树叶能赚钱!”
经过这几次相处,赵大山对秦阳已是敬佩多,怀疑少。
他惊讶地从布袋子里拿起一片树叶仔细的端量了起来,可横看竖看,也看不出它们有何特别之处。
“秦阳,虽然我不知这些如何赚钱,但今日你如此花费甚是不妥。”
提到钱,赵大力又心疼了起来。
“那宋叔翁乃是爹的旧部,与爹关系甚好,你不必如此破费的。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