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云龙陆远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小说刷个视频而已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李云龙陆远全章节免费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叶落潇湘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【张伟普法,律政先锋在线解答法律疑难解答】这次又是一个直播类的视频。“法律?普法?律政先锋?好大的口气”看到这标题,李斯眼前一亮,他也想看看这后世的律法到底是怎么个情况,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之处。“法律疑难简答?后世之法定有可取之处。”大秦,秦孝公时期,此时商鞅变法初见成效。大的法律框架,商鞅基本上已经拟定,但小的细节却还需捋捋,这时候见到这视频,也是瞬间来了兴趣。李悝、吴起,慎到、申不害,韩非子等各位面的法家大佬,此时心中所想也差不多,大家都想看看后世的律法。想要借鉴一下未来的律法,以此来补充一番当下律法的一些漏洞。在陆远点进直播间后,一个评论正在刷屏。网友【弹幕】:张律师,张律师,我妈怀我的那十个月,在法律上算不算非法拘禁?商鞅:...
《小说刷个视频而已,怎么古人都破防了李云龙陆远全章节免费阅读》精彩片段
【张伟普法,律政先锋在线解答法律疑难解答】
这次又是一个直播类的视频。
“法律?普法?律政先锋?好大的口气”
看到这标题,李斯眼前一亮,他也想看看这后世的律法到底是怎么个情况,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之处。
“法律疑难简答?后世之法定有可取之处。”
大秦,秦孝公时期,此时商鞅变法初见成效。
大的法律框架,商鞅基本上已经拟定,但小的细节却还需捋捋,这时候见到这视频,也是瞬间来了兴趣。
李悝、吴起,慎到、申不害,韩非子等各位面的法家大佬,此时心中所想也差不多,大家都想看看后世的律法。
想要借鉴一下未来的律法,以此来补充一番当下律法的一些漏洞。
在陆远点进直播间后,一个评论正在刷屏。
网友【弹幕】:张律师,张律师,我妈怀我的那十个月,在法律上算不算非法拘禁?
商鞅:“???”
李斯:“???”
韩非子:“???”
一众法家先贤:“???”
这.......他们打出问号不是他们有问题,而是这问题属实让他们这些古人猝不及防。
怀孕算不算拘谨?这尼玛得什么智障才能想出这种问题?
对于这种人,若是让他们遇到的话,那他们可就得让这些人知道知道,法的本质是什么了!
视频之中,那律师在看到这问题之后。
脑袋瞬间就变大了许多,一看就是视频的特效。
但这特效却让一众法家大佬不由的有种同感,没错,他们这会就是这情况,头大!
“这位网友,你这......”
张律师一边翻书,一边吞吞吐吐的开口说着。
网友【弹幕】:就这?就这?就这也能叫律政先锋?
网友【弹幕】:这直播间有正常人吗?这问题不应该发弱智吧吗?怎么发这来了?
网友【弹幕】:因为弱智吧不收真弱智。
网友【弹幕】:........
“咳咳,这位网友的提问确实非常难,但是,你们伟哥我可是律政先锋,想要难倒我,那还差了点。
现在我就告诉这位网友,你妈这种行为并不属于非法拘禁。
首先她并没有禁止你的离开,其次在怀孕阶段,你属于胎儿。
胎儿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属于人,除非是你受到自身利益上的损伤,才会有被当做法律意义上的人,不然的话,你无法享受那些权益。”
张伟律师在翻看了一番法律之后,对网友回复道。
网友【弹幕】:“张律师,张律师,那孕妇打人是不是群殴?怀双胞胎的那种孕妇!”
古人:........
好好好,这么玩是吧?
就特么离谱!
难道未来的子孙后代,脑子都不好使吗?
要不然怎么能问出这种离谱的问题?还特么是一个接一个?
怎么?难道未来的孕妇得罪你们了?就揪着孕妇不放了是吧?
法家大佬:我们是想来找灵感的,不是来看傻子的啊!
“不算不算,都说了胎儿不算法律意义上的人,别说双胞胎,就是七胞胎的孕妇打你,也不能算是群殴。”
张伟无奈的回了一句。
眼神中透着生无可恋,他开直播的初衷,真的是为了普法啊!
当然,也是想通过这种途径来更好的融汇学到的法律条文。
一开始的时候,他直播间一直不温不火,一场直播下来,能有千人,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有五十人,那都算是运气好了。
但是自从他在弹幕中回答了几个离谱问题之后,一切都变了。
他直播间的人气上涨了十几倍,直播间同时在线的人数就没有低于过一千。
可直播间的问题那也是一个比一个离谱,正经问题反而是少了。
网友【弹幕】:“张律师张律师,如果,我是说如果,如果我去当警察小姐姐的舔狗,那能算是警犬吗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上面牛皮,顶了。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老张老张,快翻书,快看看算不算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别如果了,我们都懂,不会笑话你的.......”
古人:“.......”
这次,古人都没看明白这问题的意思,这其中的舔狗,警犬等等词汇,他们有些没看懂。
“不算,人家警犬有编制,你有啥?”
张伟这次回的很快,连书都没有翻一下。
网友【弹幕】:“什么鬼主播?38度的嘴怎么能说出这种冰冷的话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取关了取关了,这主播骂我不如狗啊!他骂我啊!可他骂的我又没法反驳啊!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工作一天累死了,本来是想看看直播放松放松,结果就这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好好好,你这么玩是吧?大不了我取关呗。”
..........
张伟此话一出,整个直播间都沸腾起来了,弹幕一条接一条,调侃的段子一个接一个。
虽然大家都说着取关,但直播间的人数却是又涨了不少。
“人不如狗?难道后世的人过的很苦?
可有那种神器在手,四周蛮夷又如何能威胁到后世神州呢?”
始皇帝看着这一条条的弹幕,不免有些疑惑。
“陛下,强压之下方有大变,当年孝公在位之际,大秦便是大敌在侧,这才有了我大秦求贤令召来商君,商君变法之后,方才有我大秦如今实力。
后世虽有神器在手,但或许也是刚历劫难,才有变化,此时应该是劫难刚过,国家处于回暖之际,这才可能出现如此情形。”
李斯此时分析道。
“有理。
是时候训练一支新军了,待到大秦安稳些后,朕要横扫四方蛮夷,为后世留下一个大大的太平疆域。
强压之下固然有大变,但若是疆域太小,强压也可能有灭国之灾,昔年孝公也曾割地与魏,迁都栎阳方才有机会暗中变法。
只有足够大的疆域,才能让后世之人,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强压,继而应对劫难,破而后立。”
始皇帝点了点头,觉得李斯说的有些道理。
就在的大秦这边还讨论着给后世留下更大疆域之际。
张伟的直播间中又弹出了一个新的提问。
网友【弹幕】:“张律师,张律师,我女朋友是相亲认识的,因为一见钟情,所以没有去见她父母,我们刚认识就去了酒店那啥了。
可我们认识的时间太短,我叫不出她的名字,她也叫不出我的名字,而且事后,因为一些原因,我们就分手了,我还给她转了一笔分手费。
但是刚分手,就遇到了扫黄查房,请问这种情况下,我要怎么证明她是我女朋友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恩,我这边都记下了,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因为一些原因?什么原因?真的是认识的时间太短吗?细说!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警察:继续说,这个版本的理由我还没听说过。”
张伟:........
一众法家先贤:........
虽然他们不是很懂这其中的意思,但结合弹幕下来,看出一个大概还是明白的。
一连下来的几个问题,大家此时对于这个直播,那也算是明白了一点,大抵是知道了这玩意就是一个逗乐子的视频。
只是挂着一个普及律法的名头罢了。
.........
陆远这边在看了一会直播之后也切走了。
一个新的视频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。
【以历史视角,客观评价始皇帝嬴政。】
作者:历史观察员小李。
发布时间:黄帝历4720年1月。
这视频一出现,所有大秦位面的朝堂之上,都为之一静,一众官员不由的咽了咽口水。
自从知道秦二世而亡之后,他们是较为惧怕后世讲解大秦的。
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那个导致大秦走向灭亡的参与者,若是参与者的话,那自己的下场便可想而知了。
【本期视频有些长,制作不易,还望大家看完之后,点赞,评论,转发三连,接下来进入正题。
这段时间,我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,如果你穿越到大汉,对汉武帝说他所做的一切,可以与始皇帝相并,那么你会不会得到奖赏?
现在我在这里回一下你的这个问题,答案是否定的,你不但不会得到奖赏,你可能还会喜提九族消消乐。
而且,不只是在武帝一朝,你就是在古代任何一朝,你敢在朝堂之上,拿当朝皇帝与始皇帝相并,那大概率会死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
因为在过去的两千年中,历史对于始皇帝的评价是以负面居多的,特别是在主流之上,始皇帝的形象一直是暴君,大秦的形象一直是暴秦。
你拿当朝皇帝和秦始皇比,那你就是在说当朝皇帝是暴君,你不死谁死?
虽然我们能从历朝历代的制度中,看出大秦的影子,如皇帝制度,三公九卿,郡县制等等。
但是后世的皇帝并不感谢始皇帝,他们只感谢始皇帝给他们留下的制度,甚至他们觉得这些制度,都是最正常不过的存在,似乎这些制度,自古以来便是如此,与秦始皇没什么关系。
出现这样的局面,首先就是后世以儒家思想为主,始皇帝被批判那可太正常不过了,毕竟儒家嘛,他们后面连汉武帝也没少批判。
汉武帝那可绝对能算是儒家的大恩人了,要不是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后世的儒家哪能成为主流呐。
除了儒家的批判之外,还有就是大秦太短命了,十四年的皇朝,二世而亡,这对于皇帝来说也是禁忌。
综上所述,后世皇帝对于始皇帝的印象,反感才是正常的。
所以各位谁要是穿越了,拍皇帝马屁的时候,稍稍注意一下,别一不小心就拍马腿上去了。
好了,进入正题,咱们接下来就站在客观的角度,来客观的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是非,以及他为大秦留下的隐患,和为神州留下的财富,以下内容仅是博主个人看法,欢迎大家留言讨论。】
网友【弹幕】:“扯吧,后世皇帝还看不起秦始皇?又是来博流量的。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不懂就别说,始皇帝之后的皇帝,除了刘邦可能对他这个偶像有点崇拜之外。
其他的皇帝就算真认可始皇帝的功绩,那也就是在心里接受,谁要真敢拿他和秦始皇比较的话,那下场绝对和博主说的没什么两样。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别说,还真别说,就后世的儒教教义,你们还指望他们会说秦始皇好话?汉武帝都被批判成好大喜功,穷兵黩武了。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别的不说,朱元璋建的历代帝王庙知道吧,历代帝王庙十三位帝王中,就没有秦始皇。
而且到后面清朝大肆扩张历代帝王庙,将供奉的帝王从一开始十三位,扩张到了188位,您猜怎么着?还是没有秦始皇!
后世皇帝对秦始皇的态度还用说吗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虽然看不上大清,但是就历代帝王庙来说,还是挺公允的,大明16帝,进去了十三个,就连大明战神和亡国之君崇祯都进去了,结果还是没有秦始皇,这就很说明历代皇帝对于秦始皇的态度了。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什么历代帝王庙,没有始皇帝的帝王庙也能叫帝王庙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国祚14年,二世而亡,这是没法洗的,后世皇帝谁也不想自己的国家只有十四年,只能传承二世,所以批判始皇帝是必然的。”
........
大秦位面。
“陛下........”
在看到那些评论之后,李斯躬身喊了一句。
“朕无碍,继续看。”
此时的秦始皇面色铁青,拳头紧握,但此时他还是忍着怒气没有发作。
这是后世之人对他的看法,那些人都没有和他在一个世界,他清楚,再怎么发怒,也是无济于事的。
但要说他能无视这些言论,那也是假的。
人于这悠悠岁月长河之中,无异于一蜉蝣,人生于世,不就是为了图一个身前身后名嘛。
他始皇帝一统六国,扫灭四方,留下这么多制度成就。
结果到最后却是一个千古的恶名,那功盖三皇五帝,成了自封,这搁谁身上,都得有气。
只是他看向胡亥与赵高的眼神也愈发不善,因为从这么多评论中不难看出,他的名声在后世之所以这么差,有那么一部分还真得归于这二世而亡的原因。
“入主中原?十四弟,你是好样的。”
某个大明位面,时间1636年,皇太极刚建立大清,改女真为满州,定都盛京。
当看到这消息之后,皇太极不由的称赞了一句边上多尔衮。
“八哥,这可不是什么好事,这事一公布,只怕大明的精力将会全部放在我们身上了。”
多尔衮这会却是面露难色。
“唉,这....这误我大事啊!”
经过多尔衮这么一说,皇太极也是反应了过来。
这视频可不是只有他们能看到,整个神州的人都能看到,也就是说大明那边也是可以看到的。
也就是说,现在皇太极,对于大明来说,就不单单是劫掠的异族了,而是要来抢夺江山的异族了。
大明极有可能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皇太极他们身上。
........
“京师贪腐,八大晋商,江南士族,吴三桂,该死。”
同一个世界,崇祯看着视频脸色愈发阴沉了起来,目露杀意的扫过朝廷上的一众官员。
由于之前祥云的问题,基本上这些皇朝都是将朝臣聚集在一起的,这个位面也是一样,崇祯和一众大臣就在大殿之上。
“诸位爱卿,你们说朕该怎么办?若是再如之前那般,大明在朕手上,只怕是中兴无望了。
朕最后是自缢煤山,诸位最后是被叛军杀死,钱财也尽归了叛军,七千万两呐,啧啧啧,真是一笔大数目。
与其让诸位爱卿将这笔钱财送与叛军,不如还是送给朕的好,万一朕能重整大明江山呢?
诸位终究是要死的,那不如......”
崇祯看着一众人,声音愈发阴冷了起来。
他虽然是大明的末代皇帝,但他手上可是实打实的有兵权的,京师守军以及京城禁军可都在崇祯手上抓着。
之前他一直都是想要百官捐钱,一直都是说好话,这不是因为崇祯手上没兵,也不是崇祯没权,而是他不能对百官下手。
他总不能把百官都杀了吧,那样的话,国家秩序将在一夜之间崩塌。
可现在的崇祯顾不上这些了,大明反正会在他手上亡的,那早几年,晚几年又有什么区别呢?
“陛下,臣愿将全部家财归于国库,助陛下重整大明江山。”
崇祯话未说完,一个大臣就慌忙出列跪下打断了崇祯的话。
“陛下臣等越将家财归于国库,助陛下重整大明江山。”
有了一人的提醒,其他的大臣也连忙跪了下来。
“恩,好好好,看来各位爱卿心中尚有大义,来人,随诸位同去府上,协助诸位清点家财吧。”
崇祯哈哈一笑。
一众大臣则是松了一口气,纷纷退出了大殿。
“王之心。”
待到群臣退下后,崇祯对身后一个太监唤了一句。
“奴婢在。”
王公公连忙应了一声。
“等他们把钱财上交之后,你亲自带上锦衣卫和禁军,去把他们都杀了,带朕的剑去。”
崇祯取出天子剑交给王之心道。
“陛下,这....这百官.....”
王之心不由咽了咽口水,眼前这帝王此时在他眼中显得陌生无比。
“留下他们,大明早晚要亡。
百官?太祖开国之际,身边读书人都没几个,还不是能凑出百官来?
未来的情况你也看到了,大明终究是要亡于朕手的,那不如疯狂一些。
朕当效仿太祖,杀他个尸山血海,杀他个天昏地暗。
若是成,那朕便是中兴之主,自从重整大明。
若是不成,最坏也不过亡国,那也非朕之过,只怪天命如此。”
崇祯咬牙说道。
“是,陛下,奴婢这就去。”
王公公接过天子剑,随即退出了大殿。
“太祖保佑。”
看着离去的王之心,崇祯在心中默念了一句。
.......
“宋?明?这两个朝代是这么回事,怎么都是让异族灭国,这后世的异族难道已经这么强了吗?”
接连看到两个异族创建的王朝之后,始皇帝这会的脸色已经是极差了。
大秦也有异族,北面的匈奴也时常入侵。
甚至大秦还需要修筑长城来防御。
但这并不是大秦打不过匈奴,主要是找不到匈奴。
再加上匈奴那边地处贫瘠,只能依靠游牧为生,为了一个匈奴耗费太大国力去剿灭又显得很亏,就算是打下来了,最后也只能放弃那边。
所以始皇帝才想着将六国的旧长城连接起来,构筑出一条北面长城防线,以此来防止游牧民族的劫掠。
可他想不明白,这游牧民族,那么贫瘠的资源,那么少的人口,要说劫掠中原,那无可厚非。
毕竟农耕文明,想要完全防御住北方游牧的劫掠,是不可能完全防住,总会有漏洞出现的,但他们凭什么能入主中原?
........
大唐位面,贞观十五年。
“异族之祸在后世还如此严重吗?后世之君也实在差了些。”
李世民摇头叹息了一句。
不由想起了六年前那个在国宴之上,被他要求跳舞的突厥可汗颉利了。
当年颉利可汗,可是逼得大唐差点迁都的存在,还曾与他李世民签订了渭水之盟。
不过渭水之盟之后才几年呐,便被自己拉到国宴上跳舞了。
可惜,那颉利可汗在跳舞之后,当年就死了,不然的话,今天在大殿之上高低得让他再跳一段。
........
不管诸天万界的反应,视屏依旧在继续。
【创业难度第六名,大宋。
唉,相信大家盼大宋已经很久了吧。
你可以说大宋菜,你也可以说大宋怂,但是,你还真不能人家宋祖差。
秦皇汉武,唐宗宋祖,这几位可是齐名的,不会真有人以为老赵家的皇位是捡来的吧?
........
网友【弹幕】:“你就瞎扯吧,一时间我都有点分不清你是要吹秦始皇,还是要踩秦始皇了。
秦始皇那么多功绩,结果到博主嘴里,帝制反而结果成了秦始皇最大功绩了?
万里长城不算吗?灵渠不算吗?还有同文同轨同纶怎么就不重要了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楼上是不是没看懂?我觉得博主没说错啊!
你说的那同文同轨同纶,统一度量衡这些,其实就是始皇帝开创出来的帝制一部分。
始皇帝开创的皇帝制度,不但包括了这些,还包括了中央集权制度,郡县制度等等,这些都是帝制的组成部分好不好。
可以说,秦始皇那就是给后世建了一个初代模板,后世皇帝拿来套用就行了。
你要说同文同轨这些,你单独拿一样出来,他都没有完全传承下来。
最简单的,秦汉的一尺是23厘米,可到隋朝一尺就是29.5厘米了。
文字,语言,习俗那就更别说了。
你看后世的大一统皇朝,基本在皇朝建立之后,设置一种官话。
考试要规定一种字体,而且度量衡也会重新统一。
所以说秦始皇当年统一的那些东西,他并没有完全传承下来。
唯独他开创的帝制模板,是完整传承下来了的。
正是有这一套模板,后世的皇帝在完成大一统之后,才知道要去统一度量衡,要去统一文字,语言,货币,习俗等等。
这功绩难道还不是最大的?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感觉博主说的还是少了,我那迷人的老祖宗不应该只有这些功绩吧。”
网友【弹幕】:“楼上认真的?你这ip,这迷人的老祖宗可没少揍你们那边吧。”
........
【说完功绩,咱们再来说说始皇帝的过错。
对于始皇帝的过错,众所周知的也就那么几点。
修长城,修阿房宫,修帝陵,修驰道,重徭役,大兴土木,徵敛无度,赋税奇重,严刑峻法,好大喜功,还有什么焚书坑儒,巡游求仙等等。
甚至有人说,秦虽亡于胡亥,然实亡于始皇帝。
这话说的,其实没太大问题。
秦亡的锅还真就要往始皇帝头上甩,但是以上说的这些,即不是秦亡的原因,也不能算始皇帝暴政的证据。
修长城,修驰道这就不要说了,虽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,但这并不是为了享乐修的,这属于军事方面的,属于国防消费。
近代史告诉我们,钱不花在国防上,就会花在赔款上。
所以这两点绝对不是什么暴政,这是必须要做的,这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了,没什么好说的。
说什么罪在当代,功在千秋都是错的,这两件事情他就没有错,一点错都没有。
至于阿房宫和帝陵,这确实算是大兴土木,属于浪费了一些人力物力。
但是,这个也能说的过去,历朝历代的皇帝,都修帝陵。
宫殿的话,秦有阿房,汉有未央,唐有大明。
基本开朝皇帝,都会弄一个像样点的宫殿出来,这是面子问题。
只不过阿房宫大了点而已,但以始皇帝的功绩,宫殿修大点,也没什么不行的吧。
而重徭役这一条也不是那么正确。
秦朝的徭役制度,不是打白工,是有钱的。
根据出土的云梦秦简记载,秦朝的徭役有工钱,包伙食,发衣服,一户人家最多取一人服徭役。
另外这秦简之上还记载了,女子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,也是与男子同酬的。
咱们那两千多年前的老祖宗,就弄出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了,思维够超前了吧!
严刑峻法的话,秦的律法,用的就是商君的那一套。
严这是没得说的,特别是连坐制度的存在。
即便是你没有犯法,可只要你身边的人犯了法,你就有可能被连坐,秦法严苛这是没得洗的。
而且秦法极细,你一个不小心,可能就犯了秦法,这就导致秦的刑徒特别多。
根据推断,在大秦的刑徒,也就是被判劳动改造的人。
大致在50万左右,还有受其他刑法的估计也不少,就初步估算,总计罪犯最少也有七十万了。
而当时秦朝的总人口数,也才两千一百万左右。
算一下大致是25到30人中,就有一个被判刑的,这个比例是有点高,犯罪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左右。
其他朝代的刑徒数量,我也没找到具体的数据,但以我们当前的情况来说,十年前,我们的在押人员有一百七十万左右。
按照我们的人口十四亿来算,大概是一千人中就有七个罪犯,犯罪率大概是百分之零点七。
而秦朝物质水平比不了现在,犯罪率高一些是必然的。
但百分之四这么高的犯罪率,就有点不正常了,要么就是人的问题,要么就是法的问题,这个我倾向于后者。
但是,大家不要觉得这是秦始皇的问题,这和秦始皇还真没太大问题。
根据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,秦始皇时期是有缓刑罚,薄赋敛的政策的。
根据出土的里耶秦简记载,在秦始皇时期的赋税,大概是在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九之间,没有超过百分之九,大多时候,都是十二税一的样子。
再根据云梦秦简的记载,在秦始皇时期,在农忙时节会给刑徒四十天假期,让他们回去务农。
在这三条的相佐之下,秦始皇时期的缓刑罚,薄赋敛政策,应该是真的。
也就是说,大秦统一之后,秦法应该是有过适当的调整减轻,不然的话,罪犯或许会更多,刑法或许会更严。
可不管怎么说,秦法严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,这也算是后世骂秦始皇的一个攻击点。
只是这秦法严苛归严苛,它再怎么样,也不是什么亡国之法。
有很多人都认为,秦国,虎狼之国,秦军,虎狼之师,秦法,虎狼之法。
秦法此种高压之法,只可用于战时高压之际。
自秦一统之后,就该重修律法,与民休息才是正道,不因继续使用秦法。
秦法是高压之法的概念是没有错的,但自商君变法之后,到始皇帝统一六国,秦法已经在秦国使用了百余年。
一部律法,你就算不去了解它。
但它能使用一百多年,让一个弱国变强,那它就不可能是一本纯粹的高压之法。
若秦法仅仅只是高压之法,或许可以让大秦强盛一时,可以让秦国在商君时期暂时走向强盛,但它绝不可能让大秦一百多年一直强盛。
所以你就不了解秦法,你也能想到它定然是有其治国安民的能力,因为这是逻辑问题。
至于说秦一统之后,仗打完了,士兵不能获得军功之类的,这就更扯淡了,秦始皇是把国内的仗打的差不多了,可外面的敌人还不少呢,不存在没有敌人一说的。
另外前面也提到了,始皇帝采取了缓刑罚,薄赋敛的政策,这也就意味着,始皇帝已经开始慢慢的减轻了一些秦法的规定,是有慢慢根据国情修改法律想法的,只是没有完成而已。
网友【评论】:“起什么乱子?虽然记载中,不知道扶苏生母是谁,但你看后面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。
他们借的名头就是扶苏和项燕的,这就说明扶苏的生母很可能是楚国人。
扶苏造反的话,以他在楚人心中的地位,楚人应该是不会反的,秦人也应该不会反,剩下那些杂鱼,反又能怎么样?
要说扶苏自杀的时候,不知道始皇帝驾崩了,那还说得过去,但那就只能说扶苏更傻了。”
网友【评论】:“你要说扶苏的生母是楚国人的话,那始皇帝不立他为太子,好像就说的过去了。
一部大秦史,半部楚室史,从芈太后开始,大秦的太后,皇后,基本每一代都有楚人的身影。
若是长公子扶苏的生母是楚人的话,始皇帝没立扶苏为太子,估计是怕外戚弄权吧。”
网友【评论】:“就有没有一种可能,从始皇帝种种作为来看,他确实是在把扶苏当成太子在培养。
只是始皇帝那会年纪还不算大,他不相信自己会死,加之他认为扶苏还需要历练,所以一直没有立太子。
结果到沙丘之后,突然重病暴毙,根本没时间去立太子。
或是突然重病,他的诏书被赵高截流了之类的,最后才导致没有立太子。”
........
“糊涂啊!糊涂!
扶苏,你啊你!你何其糊涂,手握三十万大军,说自杀就自杀?
他们说什么你就信什么?
你是朕的长子,朕怎么可能一道诏令就让你自杀?
你和蒙恬那脑袋是摆设嘛?你们也不想想,你们当时手上握着三十万军权。
自古而今,哪个君主敢让一个手握三十万大军的将帅,在外面自尽的?
朕便是要杀你们,是不是也得先把你们招入咸阳,把你们的军权解了才能动手?”
大秦位面,始皇帝抬手又给了胡亥一鞭子,随后对扶苏失望道。
“赵高,李斯,你们胆子可真不小。
这么多年,朕以为自己对你们二人算是看明白了的,没想到啊!”
训斥了一番扶苏之后,始皇帝又看向了一旁跪着的李斯。
李斯此时浑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,他没想到,自己未来居然会和赵高合谋制作假诏。
不但将害死了长公子扶苏,大将蒙恬,还间接的将整个大秦拖向了灭亡一途。
犯下这种重罪,他不认为自己还有什么活路可走了。
“陛下,臣......”
“罢了,继续看吧,未行之事,朕今日暂不追究,内臣近侍除外。”
秦始皇叹息一声,摆了摆手,打断了李斯的话。
“父皇,那儿臣........”
听到始皇帝这话,胡亥抬头满脸泪痕的看向始皇帝。
“你,也除外。”
始皇帝瞥了胡亥一眼,冷声道。
胡亥:.......
.........
【除了嫡长子继承制之外,关于秦亡的原因,也还有很多的推测。
有人说,大秦灭亡的祸根要归于始皇帝过于贪进。
始皇帝应该和之前六代秦王一样,应该稳打稳进,以蚕食六国为主,不该直接鲸吞六国。
毕竟在鲸吞六国之后,突然接手的领土过大,消化难度成指数上升。
大秦的官员不够,六国国民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秦法,再加上六国贵族的鼓动,反秦是必然会出现的。
这说法倒也没有什么不妥。
根据里耶秦简的记载,当时秦朝的底层官吏是严重不足的,一个县官吏本该是两百多人,然而实际官吏却只有五十多人,相当于一个人在当五个人用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