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南方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大明:皇孙们别打了!爷爷让位未删减版

大明:皇孙们别打了!爷爷让位未删减版

创梦师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《大明:皇孙们别打了!爷爷让位》是由作者“创梦师”创作的火热小说。讲述了:洪武二十五年,太子朱标去世,朱元璋正愁立储之事,平行世界天幕突现,朱允炆和朱允熥的迥异人生尽展。老朱望着天幕中造反却成千古一帝的朱允熥,又看因削藩而亡的朱允炆,不禁反思抉择对错。他见左边天幕里朱元璋为朱允炆继位杀自己等一万五千人,右边天幕中朱允熥尊他且信任有加、征战亚洲,心中暗忖:此刻造反,可还来得及?...

主角:朱允熥朱元璋   更新:2024-12-04 20:08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皇孙们别打了!爷爷让位未删减版》,由网络作家“创梦师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《大明:皇孙们别打了!爷爷让位》是由作者“创梦师”创作的火热小说。讲述了:洪武二十五年,太子朱标去世,朱元璋正愁立储之事,平行世界天幕突现,朱允炆和朱允熥的迥异人生尽展。老朱望着天幕中造反却成千古一帝的朱允熥,又看因削藩而亡的朱允炆,不禁反思抉择对错。他见左边天幕里朱元璋为朱允炆继位杀自己等一万五千人,右边天幕中朱允熥尊他且信任有加、征战亚洲,心中暗忖:此刻造反,可还来得及?...

《大明:皇孙们别打了!爷爷让位未删减版》精彩片段

朱高炽话音刚落,朱高煦便一脸不屑的说道——
“老大你胆子也太小了!尽长他人之势,灭自己威风!”
“对对对!说不定这个朱允熥和那个朱允炆一样,也就是造反还行,真要动起手来还不如我一根手指头呢!”
老三朱高燧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又加了把火。
“行了,都给我闭嘴!”朱棣转过头嫌弃的说道。
对于自己的这三个儿子,要是自己不阻止能瞎吵吵一天。别人是三个女人一台戏,而他们是三个兄弟一场戏。
还全是荒唐戏。
朱棣嫌弃的看了三个儿子一眼道:“你们要是能和这个天幕中的朱允熥一样,我也就不用这么操心了!”
闻言,三人都是齐齐低头。
但朱高燧却是突然想到了什么,抬头说道:“和他一样?他不是造反了吗?”
“扑哧!”
另外两人直接笑出了声。
“造反是吧!”
朱棣瞪了朱高燧一眼,下一秒更是一脚直接踹了过来......
一顿父慈子孝,兄恭弟敬的场面。
... ...
不同的位面中,所有的皇帝都对朱允熥的行为产生了震惊。
有人惊叹于其魄力、谋划,但也有人大骂其乱臣贼子,祸乱朝纲,但无论是何种态度,所有人都对其产生了好奇。
或者说是期待。
期待一个造反的皇孙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个千古一帝的。
在众多皇帝的十六位皇帝的期待下,天幕开始继续运转——
奉天殿内
天色已经十分暗淡,而一盏油灯正驱散着黑暗,将桌前的文书全部照亮
现在是朱允熥登基后的第七天
洪武帝朱元璋已经下葬,而朝中大臣也在其强硬的手段下完成了屈服,各个藩王也是完成了对新皇的认可。
然而,文臣之中,以及不少藩王中依旧传来朱允熥造反或得位不正的传言。
隐约间,已经开始形成了一波谣言!
就在朱允熥正查看着大臣递上来的一大堆奏折时,一道身影悄然从侧门进入,安静的跪在面前。
朱允熥只抬头看了一眼,便又低头看起了手中关于各个藩王动向的奏折。


朱元璋皱着眉头,额头还渗出了细密的汗珠,身上更是寒毛炸起。
而在他的面前,这个位面的朱允熥和蓝玉、常家兄弟,以及十多个武将都颤抖的跪成一片,脸上的汗水更是将地面打湿。
众人都是欲哭无泪。
前一秒在看到朱允熥成为千古一帝后是得瑟的不得了,但谁知道这小子开局就是造反。
而且还是谋划已久,拉着所有淮西勋贵一起造反。
这简直就是开幕雷击,直接将整个淮西勋贵都一脚踹进了地狱。
但你说造反就造反吧!
眼下这群武将中哪个不是靠着造元朝的反才换来的荣华富贵,大不了再造一次,成了荣华富贵,输了一死百了。
但问题是——
这个时代的朱允熥和蓝玉等人是压根没打算造反啊!
朱元璋在,只要有人敢动皇位一点点心思,都会被锦衣卫告到朱元璋面前,然后就是九族消消乐了......
心思是早上动的,锦衣卫是中午来的,人头是晚上砍的。
席是第二天早上吃的......
主打就是一个快捷。
这个位面的朱允熥和蓝玉可打死都不敢有这个心思......
看到天幕停止,朱元璋皱着眉头,表情复杂的看向了跪倒在地的十几个人,随后又是看向了最前面的朱允熥。
“熥儿,你......真要造反?!”朱元璋缓缓问道。
语气中没有众人想象的愤怒,只有满满的难以置信。
事实上,此刻心情最为复杂和难受的不是蓝玉等人,而是朱元璋自己。
自己的一个孙子登基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自己的儿子,而第二个孙子就更厉害了,开局就是造反。
还是造的自己第一个孙子的反。
听到朱元璋的质问,这个位面的朱允熥连忙磕头哭着喊道:“皇爷爷,我真没打算造反啊!您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敢啊!”
蓝玉也是连忙磕头——
“陛下,我虽然是吴王一脉,但真不至于造反啊!”
见状,众人纷纷喊道:“请陛下明鉴,我们真不敢造反啊!”
此刻才离三大案过去没几年时间,死亡的恐惧轮罩于大明所有人的头上,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再去挑战朱元璋的底线。
而就在所有人都等着朱元璋如老虎的咆哮声时,朱元璋却是满脸的失望——
“其实......造反咱也不是不可以接受......”
“嗯?”


“燕王之子十人乃是亲王,俸禄五十万石,待郡王岁俸六千石,一百位便是足足六十万石,镇国将军岁千石,一千位便是一百万石,三代之下光是燕王便是二百五石俸禄!”
“而二十五位藩王加在一起,则是五千万石俸禄!远超我大明一年税收所得!”
因此——
“臣言国库空虚非今日空虚,亦非几年内空虚,而是一代之后空虚无比啊!”
听完铁铉的话,朱棣直接倒吸一口凉气!
众藩王更是顿时哗然,有的面露愧色,有的则是愤怒不已... ...
别说五千万,光是这两百万石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啊,哪怕是大明几百名官员全部加在一起,其俸禄也没有如此之多啊!
而且这还只算了前三代,那再加上第四代、第五代呢?
这已经不是这些藩王所能说出的数字了!哪怕是将大明的所有钱财都榨干净,也满足不了宗室这个吞金兽的胃口。
而就在所有人都震惊的时候,铁铉却是突然跪倒在地!
朝着朱允熥就是几个响头,随后大声呼喊:“臣恳请陛下为了大明江山千秋永固,为了江山社稷千秋永固,进行削藩!”
铁铉之后,几个言官也是立马跑了出来,跪在他的身后就是大声喊道:“臣等请陛下削藩!以保大明千秋万代!”
朱棣不甘落后,也是立马跪倒,委屈的开口:“陛下,即便是如此,我等藩王为国效力,难道不应该享受应有的俸禄吗?”
“是啊陛下!难道吾等藩王连这最基本的待遇都没有吗?”众多藩王纷纷跪倒。
铁铉看了朱棣一眼,冷冷道:“正因为燕王是大明的藩王,才更要为国出力!难道燕王就愿意看着大明被藩王拖垮吗?!
“你!......铁铉你!”朱棣咬着牙吼道!
此刻,所有人都明白了过来——朱允熥召众藩王入京过年是假,和铁铉唱双簧削藩才是真!
好一招借刀杀人!
洪武位面——
朱元璋指着户部的官员就是吼道:“算!快给我算,这天幕中说的数字是真的吗?!”
在看到天幕中铁铉说出藩王的几代几代,以及所需的俸禄后——
朱元璋便陷入了震惊!
但他震惊的却不是天幕中的朱允熥让铁铉趁机削藩,而是震惊于这个数字。
算上自己,这才短短五代人,就需要这么多的俸禄,别说是现在,哪怕是天幕中的朱允熥再如何改革也远远拿不出来的!
但为了稳定藩王,到时候又必须尽可能的将所有财政收入都投进去才能稳住众多藩王。
但朝廷可不只是藩王一个方面要钱,是处处都要钱才行。
朱元璋的脸色逐渐错愕,已经想象到了到时候的那个场面——
朝廷供养不起宗室会怎么办?
那就只能不断的去增加税赋,甚至是横征暴税!


众藩王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。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俸禄竟然如此庞大,以至于占据了国库收入的一半。
朱棣的脸色愈发难看,他冷冷地说道:“铁铉,你这话可有证据?如果没有,那就不仅仅是诽谤,而是欺君之罪!”
铁铉看了一眼朱棣和神色各异的藩王,当即说道:“臣不敢欺君,请陛下允许,臣可当着所有藩王的面自证清白!”
朱允熥点点头:“朕准了!”
见状,铁铉当即对着门外喊道:“来人,拿一袋米和一个棋盘来!”
众人看着铁铉,都不知道这家伙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,皆是一脸疑惑。
片刻,一个小太监便拿着两样东西走了进来。
铁铉接过棋盘和米,当即将其摆在了大殿中央,随后看向朱棣:“微臣请燕王殿下与我一起,臣让燕王做什么,燕王做什么就好!”
闻言,朱棣虽然疑惑,但还是点了点头。
朱棣倒是要看看这个从没有听说过的铁铉,能在自己手里玩出什么花来。
铁铉将米袋递给朱棣,当即道:“就以燕王殿下您举例,先皇洪武陛下曾有二十六子,燕王作为先皇之子,日后有十子可多乎?”
朱棣皱了皱眉头:“不算多,吾等乃是王室,自当开枝散叶!”
身后的众多藩王也是摇了摇头,老朱家别的不说,就生育能力这一点强,是任何朝代都比不了的。
而且藩王在被封后,不能踏出封地一步。
所以平时除了吃饭、睡觉、生儿子外就没有其他事可做了
据史料可查,晋王朱棡的四子。据史料记载,朱济炫有一百多个儿子,而且这些儿子都存活了下来!
看着朱棣和藩王的样子,铁铉微微一笑:“那就请燕王殿下在第一个棋格中放上十颗米。”
朱棣点点头,当即从米袋中拿出十颗米放了上去。
铁铉继续道:“这第一个格子代表了燕王的儿子,第二格便代表燕王您的孙子,十生十则百,请殿下放一百颗米。”
朱棣眉头皱着更紧,但还是拿出一百颗米放了上去。
相反,铁铉笑意更浓:“现在,第三个格子则是殿下的重孙子,百生十则千!”
半晌之后——
朱棣将整个袋子中的米都倒了出来,连同宁王、周王几人数了好几遍也没数出一千颗米来。
朱棣耐心耗尽,直接一脚踹开面前的米堆吼道——
“铁铉,你这是什么把戏?这米和我们的俸禄有何关系?”
铁铉依旧面带笑意,指着棋盘道:“燕王您一个人,三代后的子孙便有上千之多,而如今藩王更是有二十五人之多,也就是说,三代之后,我大明宗亲就有两万五千余人!”
“那又如何?这岂不是说明我朱家的龙子龙孙开枝散叶,热热闹闹吗?”宁王当即问道。
闻言,铁铉直接翻了一个白眼!
“殿下只知道这是宗室人口的数量,却不知道,这更是朝廷需要供养众藩王的俸禄!”"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