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明德孔颖达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唐:为了让我出山,李二下嫁公主全本小说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十四桥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很多网友对小说《大唐:为了让我出山,李二下嫁公主》非常感兴趣,作者“十四桥”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李明德孔颖达身边发生的故事,概述为:纷寻找一个借口后,这才各自散去,谁都不愿意招惹程咬金那个滚刀肉。“老房,你有没有感觉到,陛下今日的说辞,实在诡异的很。”同僚一哄而散后,杜如晦这才来到房玄龄的身边询问起来。今日早朝,他二人在陛下的面前,可以说是颜面尽失。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,陛下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,之前并未察觉到丝毫的征兆。“克明,难道你对陛下的了解还不......
《大唐:为了让我出山,李二下嫁公主全本小说阅读》精彩片段
“诸位大人,这粮食你们是借还是不借呢?”
“老夫记性不是很好,万一抄……不对,拜访的时候走错了门,希望诸位能够海涵!”
老阴货这一手玩的实在是太漂亮了,程咬金搓着一双大手,笑眯眯的将诸位同僚拦了下来。
心中激动的同时,差点将真实的想法说出来。
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滚刀肉,崔明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。
心念更是急转着,王兴安那个王八蛋到底借给陛下多少粮食,才给那个崽子弄到这样的好处。
这么多同僚的眼睛都在盯着,肥差一共就那么几个,还真是手快有,手慢无啊!
“还请卢国公等候下官的消息。”
崔明回应一句后,直接迈步离开。
见到这一幕,其他官员也知道,朝廷这一次借粮,根本就无法拒绝。
但是借出来多少,在没有领头人出现时,谁都不会轻举妄动。
纷纷寻找一个借口后,这才各自散去,谁都不愿意招惹程咬金那个滚刀肉。
“老房,你有没有感觉到,陛下今日的说辞,实在诡异的很。”
同僚一哄而散后,杜如晦这才来到房玄龄的身边询问起来。
今日早朝,他二人在陛下的面前,可以说是颜面尽失。
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,陛下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,之前并未察觉到丝毫的征兆。
“克明,难道你对陛下的了解还不够深吗?若是陛下真有这样的妙计,之前也就不会拨发赈灾物资了,若是猜测不错的话,陛下一定是得到了高人的指点。”
房玄龄轻轻摇头,说什么都不相信这样的妙计会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。
“可是高人是谁?”
两人现在就差成为皇室的管家了,谁有几斤几两,他们的心知肚明。
思来想去也找不到那位的影子,杜如晦再次将目光落在房玄龄的身上。
“不知道!”
狠狠的瞪了杜如晦一眼后,房玄龄径直离去。
彼此的了解,就差不知道对方穿什么颜色的内裤了。
既然你都猜不出来那个人是谁,又何必将难题推给自己。
……
立政殿。
皇后早已经准备好了热茶,静静的等待着。
凭借自己对二哥的理解,今日早朝必然会引起不小的震动。
“二哥,今日看起来心情不错,可是发生了什么喜事?”
看到龙行虎步向自己这边走来的李二,那如沐春风般的笑容,皇后抿嘴询问道。
“观音婢,今日你是没有看到那些大臣们的脸色,实在是大快人心,哈哈!”
虽然自己先行一步,但是大殿之中后来发生的事情,他也知晓的一清二楚。
尤其是老阴货那神来之笔,彻底让群臣相互猜忌了起来。
“陛下,哪些大臣愿意将粮食借给您?”
长孙无垢没有想到,只是一个早朝而已,竟然就有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粮食才是根本所在,没有粮食,再好的计策也难以实施。
就算派遣瓦岗的老兄弟们前往,恐怕效果也不会很好。
“哈!此事多亏你那足智多谋的哥哥,朕光顾着高兴了,所以导致早朝有了那么一丁点的瑕疵。”
“好在赵国公挺身而出,说昨日听闻内史令王兴安的儿子,突然成为大理正的候补人之一。”
说到这里,李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,再次大笑起来。
“咔嚓……”
李二心中一颤,不慎将酒杯滑落在地,应声而碎。
没办法,这个消息对他来说,实在是太过惊悚!
河东道一带百姓数十万,若真如这小子所说,打开春就没下过雨,这些百姓可就要遭殃了!
“哎呦!你们几个这是怎么回事?一个个还真是娇生惯养,手上一点劲都没有,连个酒杯都拿不稳!”
沐九歌微微晃着身子,有些气恼的瞧着他。
“小兄弟放心,改天我一定差人送一套玉的过来!”
还没等李二开口,一旁的长孙无忌便赔着笑脸,并用酒渍未干的袖袍,帮李二擦拭洒在桌前的白酒。
“你……可不许耍赖,哈哈!”
闻听此言,沐九歌这才露出笑脸。
“放心,若是酒杯不送到,小兄弟大可到我福来酒楼去要账!”
“得嘞!算你们有诚意!”
“小兄弟,你刚刚说的事,会不会是道听途说,有什么偏差?”
孔颖达眉头紧蹙,仔细的询问。
“我这可不是什么道听途说,都是有所依据的,不过哥几个也别太担心,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呢,没咱们什么事!大旱千里,朝廷自然会去解决的!”
“哈哈,来,喝酒……!”
说完,沐九歌再次举起酒杯,一仰头,全都灌了进去,随后便醉倒在石桌之上。
他是醉倒了,可李二等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。
突厥发生内乱,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可若是河东道真的发生了干旱,那么重心必定还是要放在救灾上!
毕竟现在国库并不算丰裕,撑不起这两头的供给!
将沐九歌抬到屋内安顿好,一行人便出了小院。
拐了几个弯后,这才缓缓走出村子。
一辆极其奢华的马车正在等着他们!
“辅机,你说这小子是不是信口胡说?”
今天的事信息量实在太大,李二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。
不光是他,随行的其他几人也都一样,到现在也没能从震惊中缓过神,“陛下,臣……臣也不知!”
这么大的事情,没经过调查,他们哪敢胡乱下定论?
“咬金呢?”
“俺……俺也不知,若是换作别人,敢说这样大逆不道,诅咒我大唐干旱的话,我非打的他满地找牙不可!但这小子竟然连小可汗突利派人送信这样绝密的事情都知道,只怕……!”
再往后的话,程咬金不敢再说。
“只怕是真的?”
即便他不说,李二也心知肚明。
“臣不敢妄议!”
几人纷纷低下头。
“去查!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,将突厥那边的情况给朕查清楚,还有河东道一带!只要有了消息,第一时间向朕汇报!”
“是!”
长孙无忌等人齐声应和。
到了长安城内,立即朝署衙方向奔驰。
……
七日后,李二正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。
此时的他,心情十分烦躁。
已经这么多天过去了,两边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,也不知那小子说的是真是假!
片刻过后,下人来报,齐国公求见。
李二想都没想,立即召见!
“可是有消息了?”
还没等长孙无忌施礼,李二就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。
“回陛下……!”
长孙无忌拱手一礼,略显为难的咽了咽口水,继续说道:“真被那小子说中了,河东道大旱千里,百姓叫苦连天!”
“什么?”
李二心跳像是突然漏了一拍,十分难受。
“陛下,这是文书……!”
长孙无忌将调查的详细结果呈了上去,李二越看,脸色就越阴沉。
“二者已中其一,现在就看突厥那边了!”
李二跌坐在龙椅之上。
“陛下,边关急报!”
说来也巧,就在此时,内侍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将士走了进来。
将士双手抱拳,施了一礼,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封加急信件!
还不等内侍将信呈上去,便被焦急的李二一把夺了下来。
颤颤巍巍的看过以后,面色煞白的递给了立于一旁的长孙无忌。
“颉利部落发生严重倒春寒,大雪及腰,冻死牛羊无数,道路被阻,情况危急……!”
长孙无忌简单的阅读一番,脸色也是骤然大变。
全中了!
所有的一切,都被那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乡野村夫给说中了!
不!
这哪是什么乡野村夫啊,明明就是市井大贤!
“行了,你们先下去吧!”
看到李二复杂的表情后,长孙无忌摆摆手,将两人打发下去。
御书房门重新被关上,两人良久无言,半晌过后,长孙无忌这才缓缓开口,“陛下,那小子不简单啊!”
“嗯!身在乡野,就知突厥内政,还能料知千里之外的天气,实在是不简单!”
李二背负双手,越想越觉得那小子的本事大的吓人。
“这小子难道是神仙不成?”
长孙无忌能想到的,也就只有这样了。
除了神仙,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?
不光出口成章,还能想出活字印刷这样的技术,甚至还能酿出绝世佳酿!
“神仙是不可能,那小子肉体凡胎,你也不是没看到!估摸着,是有什么能掐会算的本领!”
李二蹙着眉头思索半晌,暂时将此事放下。
“赶紧去将魏征、房玄龄等人给朕叫来,河东道大旱一事刻不容缓,必须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才行,否则民心大乱!”
“是!”
长孙无忌赶紧出门,吩咐侍卫到各府去叫人。
片刻过后,一众老臣全都集结于此。
当李二将这两条重磅消息放出之时,所有大臣均是为之一愣!
尤其是程咬金,下巴直接掉在了地上,嘴里足矣塞下一个鸡蛋!
这……这不就是前几日那乡下小子所说的话吗?
竟然全都应验了?
不过震惊归震惊,他的嘴巴还是很严的,不该说的一个字都没敢透露!
“突厥那边的仗暂时先不打了,即便突利被颉利灭掉,我们失去盟友,也先不管他!河东道大旱,咱们必须先解决这一问题才行!”
随后,李二就赈灾之事做了详细的安排。
该调粮调粮,该安抚民心的去安抚民心!
甚至下了死命令,若是发现有人敢贪污赈灾粮款,先斩后奏!
最新评论